兴仁,兴仁(组诗)
陈涌
在兴仁
当南北盘江的风带着湿漉漉的气息奔流
高原之上,兴仁1785平方公里土地热血喷张
袅袅的炊烟,抚摸山峦瘦削的脊梁
在风云变幻的缱绻时光与滚滚红尘中
转身,走出一个华丽的蜕变
在岁月深处静待一粒尘埃落定
看日升月落,或是风起云涌
瞬间便是千年万年
回眸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拨开尘封的烟云,追溯岁月的印迹
“牂牁国”、“夜郎国”、“自杞国”抑或其他
在打开兴仁交乐东汉大墓墓门时都成为了过往
斑驳残缺的青铜瓦砾洞悉一种图腾和信仰
把历史文明的符号深深地烙在了
粗犷彪悍“西南蛮夷”们坚韧的骨髓及思想里
于是,在阵阵唢呐声中繁衍子嗣、生生不息
流水泱泱,山高水长
在苍茫的尘世眺望这片烟火缭绕的净土
一条从远古走来的漏江,不漏不溢
流淌成滋润游子乡愁的麻沙河
孕育着苗族、布依族等族群豪放淳朴的风骨
斗转星移中演绎千年生命的守望
秋风起时,漫山薏仁掀动陈年的旧事
和着跌落的月光酿成历久弥新的香醇
在兴仁,从东门到西关
我徘徊在林立的高楼深巷里
璀璨霓虹摇曳我黝黯的身影和迷离的灵魂
已经无法触摸那段古城墙厚重历史记忆
在这个素有“诗乡”之称的地方呵
踩着平仄的鼓点踱着踟躇的脚步街头流连
阑珊灯火里,浸染“兴旺与仁义”的祥瑞之气
伴一轮明月,与飒爽的秋风一起醉倒
邂逅东湖
迟暮的晚秋,一抹余晖清凉铺洒
温婉的霞光在暮色四合之前先期抵达
荡漾满湖涟漪如沧桑的岁月波光潋滟
水天一色,斜阳在红尘之外泅渡时光
孤鹜的翅翼划过水面飞入苍茫天际
在东湖滑落一滴相思的泪,便烟波十里
于是,关于爱情的故事就有了完美的归宿
蒹葭苍苍,高昂的芦花茕茕孑立
在东湖岸边孤寂地渲染秋天的萧瑟和悲凉
而此时,我只愿化作水中打坐的莲
拚弃世事纷扰,虔心向佛,平和地绽放
用东湖的水,洗濯心灵深处未尽的尘虑
透过田田的莲叶缝隙窥探水中的世界
鱼虾穿梭往来,自由洄游在闪烁的光影里
忘情地尽享一湖静谧恬淡的清浅时光
在水一方,遥望远方纵横交错的阡陌
翻卷的金色稻浪充盈丰收的希望和愉悦
薏品田园人家鳞次栉比的小楼升腾袅袅炊烟
是镶进梦境里飘着饭菜香味的乡愁
或是把乡愁拽入深邃时光的一腔别绪
伫立在东湖的秋天,湖畔风生水起
我的灵魂在舒适安详中静静地沉湎
悠闲惬意的满足束缚我无处遁形
深深地沦陷在这一方葱茏的山水里
如梦如幻,如痴如醉
拜谒真武山
一阵潇潇细雨,秋天的写意溢满真武山
秋风过处,黄了梧桐,红了枫叶
满阶落叶,指引我一步一步参悟菩提
空怀一颗虔诚向善的心,却了无慧根
不敢奢求立地成佛,或是羽化成仙
此时,只需一片曼舞的叶,一滴飘洒的雨
就能擢痛我灵魂深处脆弱的疾痂
登上山顶,秋雨裹挟嗖嗖凉风拂过衣衿
如堕烟海雾帘环抱禅意带来的凛然
深刻体会几许人生中那些高处不胜寒
一部展开的书型石碑用隽永毓秀的铭文
娓娓阐述沧桑真武楼浴火重生的生命涅槃
站在真武楼下,抚摸被历史遗忘的痕迹
仿佛那一场无法考证的火并不遥远
正熊熊燃烧将我繁芜的爱恨情仇化为灰烬
暮鼓晨钟,青灯黄卷
我以朝觐者的谦恭,悄然步入
古木掩映下诵经声声声缭绕的真武寺
寺院的香火经年连绵不断、长流不息
护佑和福泽这一方宁静祥和的净土
超度凡世迷失的灵魂,普度芸芸众生
祈祷黎民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回首来时的路和远方的小城,灯火微明
经受真武山一场秋雨与圣境梵音的洗礼
参透逝者如斯,感伤多少流年往事情殇难抑
看那一身袈裟,谁又能把相思放下
而此时此刻,心澈如泉,心朗如天
亲近放马坪
天苍苍,野茫茫,在高原塞外的草场
如获释的思想一马平川,纵横驰骋
放马坪,便有了高原的苍茫与辽阔
塞外的粗犷和豪放
也有马放南山的悠然和闲适
用心境主宰蓝天白云,或是春花秋月
在这里,亲近自然,让时光沉淀
将纷纷攘攘的世事在萋萋芳草之上得到净化升华
在放马坪,圣洁的白云缥缈低垂
掠过发梢时撩拨杂陈的喜怒哀乐
走在高山草原的路上,柔和的云朵触手可及
喧嚣远在旷野之外,与婉约的惆怅决别
风如涌动的潮汐在草叶间飞驰奔流
驱走燥热,驱散尘世的繁秽和污浊
放飞的纸鸢,承着东风扶摇直上青云天
红尘中,魂梦相牵,来去随缘
放马坪的雨任性得说来就来
时大时小,或骤或缓如扯开天地帷幕
混沌苍茫的迷蒙似洪荒初开
洗马塘水面渐次晕开的涟漪如眉弯卷
轻缓舒展似古筝天籁音韵随手弹拨
一曲高山流水,或是渔舟唱晚浑然天成
在放马坪露营,将心诗意地栖居天地间
看雨后夕阳下彩虹在原野跃动成五彩斑斓
看夜空被清凉月色浣洗后藏蓝的苍穹缀满星光
一缕缕风在原野漫过草叶头颅的声响
如呼伦贝尔大草原悠扬的马头琴声催人入眠
此时的夜晚,只想把酒临风,揽明月入怀
在放马坪,与牛羊一起聆听风起云涌
尘世的过往似轻烟穿过梦境,婉约而虚无
唯有虑净顾盼和忧伤,静享清风、雨露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