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歌天下> 正文

额吉诺尔:结晶的往事叫青盐(外一首)

来  源:贵州文学网      作  者:创始人    日  期:2020-07-23    


   

额吉诺尔:结晶的往事叫青盐(外一首)

            犁夫

 

有一种咸味,是大海

天空湛蓝,湛蓝

味道浸润在草原的湖边

额吉诺尔,凝固了风雨

涅槃了长调里的挂念

骆驼和牛,舔舐着盐

在夜里跪下,反刍,眷恋

 

卤虫,是一句一句的歌谣

在诺尔里反复吟唱着昨天

谁也听不懂的音符,在现

拉盐的马车远去了

只留下一个背影,和夕阳

一同咸咸淡淡

 

盐砖,很咸的往事

在诺尔里淹制了上亿年

草原的神秘与谶语

都结晶成白花花的语言

 

乌拉盖的毡包,透风

夜里有狼和北风的对话

以及牛和骆驼梦里打鼾

让拉盐的脚步停下来

入眠。蓝幽幽的光

逡巡,在夜的草原

 

牧羊女的皮鞭

抽打远方的视线

拉盐的车辙,深深辗过沼泽

戈壁,荒滩

一只蝴蝶,翩翩飞舞

停靠在草尖,鲜花盛开

那是蒙古靴绣制的图案

 

有一个盐湖叫额吉诺尔

湖光里的倒影,定格阿爸的套索

套住了渐行渐远的彼岸

奶茶沸腾,骤然响起

马头琴的呐喊,在翻滚的歌声里

我洒上一把湖里的青盐

 

哦,额吉诺尔

蓦然回首,我才懂得

结晶的往事叫一把青盐

闪着光泽,很咸很咸

 

乌拉盖:古部落基因的遗传

 

我不可能忘记车辙

尤其是没过牛肚皮的泥水

以及车辆的沦陷

牛的喘息和皮鞭的抽打

车轴断裂,勒勒车搁浅

我瘫坐在廖无人烟的荒原

 

乌拉盖,那个骑在马上的少年

对视我的眼神,如蒙古刀般尖锐

让我的心不断地痉挛

几根绳索拴紧轴心

一声忽哨,勒勒车被拖出泥潭

草原的少年,黑红的胸膛

挥挥手,说了一句我不懂的再见

如今,我也没能弄懂

他为什么对我如此哀怜

 

从此,我认识了乌拉盖

神一样的谜语,翅膀连接着蓝天

虽然,我和乌拉盖隔着一条米力吐坝

但总是觉得骨肉相连

坝,其实是一道天然屏障

蒙古语总是把艰险翻译成轻松的语言

这不仅仅表现在一个词缀上

整个句子,都是凹凸不平的叙谈

赶着勒勒车,我睡着了

牛被白云牵着,我们越过山峦

 

那是十三车大青盐

足够生产队上千口人吃上一年

出村的时候是春天

回村的时候,烈日已经晒熟了五谷

玉米,高粱,谷子

还有倭瓜,土豆,白菜

春天的田垄被镰刀收获

一排排防盗的庄稼,金灿灿铺展

打谷场上,碌碡飞转

麻雀和儿童藏着猫猫,热火朝天

 

分盐的时候,儿童打量着我疲惫的脸

试图从青盐里得到糖一般的甘甜

但他们失望了,盐很咸

谁也不知道,盐道上的故事

我的汗水和那位蒙族少年的汗水

一起凝结在白花花的盐块里

淹咸菜的妇女伸出指头

放进嘴里,尝试着乌拉盖的咸淡

 

我向人们讲述着狼的故事

其实,那都是编造的谎言

一道坝与另一道坝的穿越

我无法说清到底能走几天

我的视线里,总有鹞鹰

在一堆堆白骨上,盘旋

车辙都被荒草覆盖了

根本看不见前面的车行走的路线

 

坦荡无底,开阔平展

一望无际的乌拉盖

找不到流连忘返的标注

敖包,打着经幡

狼嚎,那是夜里向导的语言

在山梁,狐狸的眼晴是流动的灯盏

已经远离盐湖,我的手里

攥紧了粗粗的皮鞭

 

在山村的热炕头上

辗转反侧,彻夜不眠

我知道,那是乌拉盖的蚊子

还在我的身上,吸吮着鲜红的血

包括额吉诺尔苦味的咸

毡包里的温暖,旅途里的艰难

马奶酒以及乌日莫

奶茶和雕花的马鞍

都回到了记忆中的昨天

这个冬天,我很寒冷

断断续续的蒙语,总萦绕在耳边

 

乌拉盖,古部落基因的遗传

为什么我总在梦里和你相遇

为什么总有遍地的鲜花与我缠绵

拉盐的路,曲折坎坷

牧羊女的歌声,总被勒勒车拖曳

拉到很远很远

直到现在,我还在睡梦里

说着额吉出嫁前的蒙语方言

 

作者简介:犁夫,原名李富,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著有散文集《我阅读草原》。系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赤峰市旅游摄影协会理事,赤峰日报社记者。先后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十月》、《散文》、《随笔》《草原》、《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美国《侨报》、《草原》等国内外800多家媒体上发表作品,被誉为“草原一支笔”。多次受到国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