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捎信去远方
张鑫
早上刚到公司大门,杨总就要我一会去准备一束鲜花,说是下午要用,其他没有多说。虽然戴着口罩,但我还是看出杨总神情不似往常,似乎有些心事。他量完体温,做好登记后,就径直朝总经理办公室走去,脚步比以往也要快些。
拿花是要去医院看望病人吗?这疫情防控期间,没事可千万别往外面跑,医院更是各种病患的集中区域了。我心里纳闷着走向办公室,从一楼大厅到二楼,就进入一个安静环境了。二楼八九间办公室的门都紧锁着,今天就我一人在岗,显得有些冷清。我打开办公室,里面没有以往开早会热闹的样子。我一下失落地摘下口罩,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昨天杨总批示了的几份外来文件还在桌上,都是些关于新冠病毒防疫的工作要求。目前我们的殡葬业,最主要的就是今年清明,公墓区域闭园的一系列工作。为做好疫情防控、管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公司决定实现免费祭祀,由公司职工对每一逝者,进行清明代祭服务,彻底解决市民到墓区祭祀带来的风险。
我来到杨总办公室,准备询问对鲜花有何要求,看到他正拿着一摞相片陷入沉思。看到我进来后,他指着手中相片说:今天是我好朋友,韦利熙八周年的祭日,公墓区因疫情闭园,家属不能祭扫。下午带上花,去青龙山公墓,跟我一起去墓前告慰下英灵。
韦利熙先生二零一二年二月初五,因病突然去逝的,与杨总是同事、朋友,也是知音。他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抢救并传承了布依族独有的乐器——勒尤。还重组了中国民族民间艺术、被称为音乐“活化石”——《布依八音座唱》。韦利熙生前,还曾为我们总公司贵州南江水电集团,组建过全州有名的军乐团。
韦利熙先生去世时,我还记得当时杨总也是在悲情中,为他写下墓志铭。而我当时在公墓部工作,专门负责他的碑文、墓志铭的排版以及瓷像的制作。这八年来,杨总对韦利熙的儿子,也是给予了特别关心和帮助。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补课、择校等,再到踏入社会工作。现在其子已经在电力公司有了较为稳定的工作,且继承了父亲的音乐天赋,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杨所做这一切,只是为了兑现当时的承诺,要让利熙的儿子学习进步,要让他考上大学,要让他找到好的工作。
下午,我们拿着菊花来到青龙山生态墓园,阴沉沉的天,把菊花衬托得那么的鲜艳夺目。有几只蜜蜂,在花的四周缠绕,给墓区增添了些许生命色彩。杨总一边擦拭着墓碑上的瓷像,一边向墓主韦利熙诉说:利熙老朋友,今年清明由于疫情公司闭园,家属不能前来祭扫,只有实行代祭扫。今天,我亲自代表你的亲人,来看望你……看着杨总边说边擦碑,我准备帮忙时,却被制止了。在他眼里,面对的决不是一块冰冷的墓碑,更像是见到多年不见的老友,每句话都是自然的,由心而出的:记得最后一次喝酒,是跟韦、张两位领导一起,在你家过的“了年”。没想到竟是最后的一次畅饮,后来我答应两位领导,你儿子补习、高考我负责。现在,你放心,你儿子大学毕业,到我们电力公司工作,已经转为正式职工了……现在,我们把这束菊花献给你,上菊花,相信菊花会把我的话,带给你。
我们摆放上鲜花,一起向韦利熙先生的墓碑,深深地行了三鞠躬礼。这时,我看看杨总的脸上,如释重负。再看看天上阴沉沉的云层,不知何时散开了,天空已经放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