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新作> 正文

方舟,最后的防线

来  源:贵州文学网      作  者:创始人    日  期:2020-07-28    


方舟,最后的防线

 

新年伊始,寒意正浓。从北方飘来的新冠噩耗,无影无形,却来势凶猛。我走到哪里,发现人们都谈虎色变,说明情况异常严峻,令人揪心。我知道,武汉突发传染性新型冠状肺炎,正逢春运,病毒迅速扩散,那是一件意料中的事情。作为人生“最后一站”工作者的我,怎样应对这样的突如其来,做一些该做的事情呢?

应该说,整个神州大地都是一盘棋,有效遏制传播和蔓延的方略,正在有序实施。我所工作方舟殡葬公司,在兴义还没有新冠病例之前,就未雨绸缪,提前启动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具体布置了相关工作。即是在除夕之前,就用“走在前面”的实际行动,承担起殡葬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春节期间,方舟公司考虑到治丧、墓区祭扫人员上万,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为防止疫情蔓延扩散,遂关闭治丧餐饮,杜绝遗体告别,暂停公墓祭扫等。由我们殡仪部前台接听电话及接待丧属时,就耐心劝导丧家,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得开展治丧活动。遗体由我们接运到殡仪馆,火化后可先将骨灰寄存,待疫情缓解后再行下葬。

我们殡仪部的每个前台职员,都本着非常时期,大局为重,安全为先原则,做丧家的工作。在前台接待以及电话接听的过程,就是磨嘴皮的过程,得耐心细致的解释、劝告。我们理解丧家“当大事”的心情,换位思考。从丧属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让丧属能理解目前的形势,同意将逝者火化,不办丧事。通过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赤诚感化,从元月二十八日起至今,无一户到方舟集中治丧。

二月初,公司通过微信,向七千多个祭扫市民发出了关闭墓园、实行代祭的信息。为让市民安心在家防疫,公司投入近二十万,购置了电子蜡烛、灯笼。并于二月五日前完成,为五个墓区一万八千多所坟墓,进行代客祭扫,行鞠躬礼。为市民尽孝的义举,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社会的广泛赞誉。

方舟物管部的同事,每天都要对服务大厅、灵堂、灵车进行消毒。负责每天内部员工上下班体温监测、登记。同时,负责对进入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的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凡进入大厅者,每家丧属不能超过两个,须戴口罩、扫码、量体温、登记。只有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各项工作和措施更细化、更有力一些,才能有效控制局面。这叫众志成城,不留死角,让疫情才可能好转。

方舟面对病毒,要求人人警惕、避险。这是人的本能,也是制度要求,于人于己均为有益。我们方舟人,尽管作出自卫措施,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默默的坚守在疫情的最后防线。殡仪部一线工作者,每天都要接运遗体,与丧家打交道,更是站在疫情最后一道防线的战士。通常我们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因为死亡没有“预约”,也不会提前打招呼。疫情期间,更是二十四小时处于待命状态,随时都可能被“叫走”,投入危险工作中。

记得二月中旬的一天,正好是我值班。凌晨两点左右,电话铃声急促的响起,电话是一位逝者家属打来的,让派车到新州医院接家人到殡仪馆火化。经询问逝者过世之前,居然有咳嗽、高热等症状。我当时立即警觉起来,让家属找来当班医生接听电话。医生告知逝者入院时间不长,检查结果还未出来,多半考虑为肺结核。

因疫情原因,再加上诊断未明确,通知接运组同事接运时,本着“疑似从有”的原则,再三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那天晚上,共接运三具临时死亡火化遗体,我和接运组的同事,一夜未眠。这样的不眠之夜,是接运组同事的常态。无论死于何时,何处,死于何因,大多是经我们的同事接到殡仪馆,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殡葬人和奋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警察、党群干部、志愿者等一样受人敬仰。不同的是,我们在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线,默默坚守着。不一样的战斗,一样的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温暖了整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