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
何进
一天傍晚,作家肖春林从凤凰古城回来。“福特”骄车坏在路上,他就近找了一个修车点,修理工说要等很长一段时间,他感觉百无聊赖,向着不远处的母校缓缓走去。
三十多年前就读的地方,现在变化大了。喏,靠河边的那棵大柳树还在,游泳上岸,他躲在树背后换下湿漉漉短裤;通往农校的小路还躺卧在那里,他和班上最矮的一个同学散步,最高和最矮组成最滑稽的风景,惹得校友们捂嘴发笑。靠河边的土坡还高耸着,一大群人常坐坡顶唱苏联歌曲,有个同学还喜欢捂住右耳唱,据说会产生共鸣,发出的音色更悦耳……
旧教学楼红砖青瓦,斑驳陆离,像个垂暮老人。绕着它的那一圈白杨树还剩一些,棵棵参天耸立,笔直粗壮。铜城的待业青年常来蹭电影,也常瞎转游,几个小流氓折枝捋叶,班上的几个同学因护树和他们打起了架……
嫁娘山的蜿蜒小径荒草丛生。学校举办登山活动,清晨沿着小径登山。漂亮的团书记和他跑在一起一一她正在动员他入团,闪亮又湿润的大眼盯得他脸红,结果闹成误会,他写了一份情书,踌躇再三,递给了她。从此团支书不再和他晨跑,见到他就躲。他心惊肉跳,等待未知的结果。年轻的班主任来找他谈话了,摁着他的头在办公桌磕几下。谢天谢地!不能谈恋爱的时代,没受处分就该知足啦!
松林坡的树没剩几棵了,被一幢幢商品楼挤到一边。上海来了一个外国文学老师,给他们讲授西方文学。她穿着怪异:喇叭裤,开领衫,头发卷曲。学校风传她作风不正,经常和一些社会异类聚会,跳伦巴,华尔兹,布鲁斯……自己也曾受邀参加过几次。好多人在屋里手舞足蹈,群魔乱舞。可是淫乱奸宿的场面自己还真没遇到过。
对她的装束举止,学校多次找她谈话,她每次都笑吟吟地表示改正,但也只是把喇叭改成直筒,把衣领收束紧些……
她讲过古希腊悲喜剧,古典主义,现代的意识流,……当讲到西方现代戏剧把浴盆搬上舞台时,肖春林听得羞羞涩涩。老师说要从学术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无需大惊小怪。
老师邀他做舞伴,笨手笨脚的他学会了所有的交谊舞。每次跳舞,老师面带微笑,明亮有神的眼睛紧盯着他清秀帅气的脸面。
他的毕业论文题目叫做《魔幻现实主义初探》。在这片松林坡,他和她热烈地交谈争论,惊得雀鸟飞蹿。她比他大四岁,长相上却更显年轻。不熟悉的人以为他们是一对情侣,在松林坡“打情骂俏”,又引来一阵非议。
在夕阳燃烧的黄昏时分,一场热烈的讨论后,老师动了情,吻他的嘴角一下,朝一条花丛小径跑了……
“严打”秘密地准备着,肖春林的父母都在公安系统,较早得到这个消息,他们把儿子关在家里,不许越门半步。肖春林惊恐万分,惶惶不可终日。为自己,为老师。当他设法逃出家门去报信,老师已经被关进拘留所,隔壁关着几个流氓,就是和班上同学打架的那几个。
令人庆幸:学院领导出面保了她,把流氓罪的牌子从她脖子上摘了下来。领导说她长期受外国文学的熏陶,接受了一些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一这样的人,接受再教育是可以改造好的,清澈透明的山泉终会冲掉她心灵中的污泥。
老师回校反思,不久托人捎信叫肖春林去拿毕业论文。肖春林见到眼泪婆娑的老师,一颗心揪扯着疼。
他说了一大堆宽慰的话,老师叹息一声:你不用宽慰我一一我想回上海去……
老师又说:论文不错!你如果想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应该去考研……
往事如烟,如梦如幻!
大柳树下的羞惭,与团支书并步晨跑,土坡上的高亢旋律,班主任的训斥,花砖上的旋舞…… 太遥远了,如丝如缕,风吹云散。
不过,老师那银铃般的笑声,那双清澈的眼睛,那个轻浅而又撼人的吻,那些优雅高贵的舞姿,却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他不自觉地抬起手,抹了抹被吻过的嘴角。
那个时代啊,那些同龄人啊,那些发生的事啊!肖春林的眼睛湿润了。
夕阳下山,河水平缓,车潮涌动,人流熙攘。下班了,人们匆匆走向自己的巢穴。
手机响了,肖春林接通电话。
先生,你的车修好了,来取车吧。
作者简介:何进,贵州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全国公开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和诗歌数十篇、首,其中小说《邂逅》、《处决》和散文诗《河边的苹果树》、《山之歌》在读者中有一定影响。后因忙于本职工作搁笔十余年,2019年重新拾笔创作,一年内在《贵州文学》《乌江文学》《西部散文选刊》等纸刊和《神州文艺》、《中国诗歌网》《贵州散文诗》等微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散文诗数十篇首。中国诗歌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纪实文学会员,贵州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成员,《贵州文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