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茜 :“黔货出山”追梦人 我与乡亲们有一个约定
杨晓敏
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有这样一个“80后”女孩,她从一名普通的淘宝店主成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所创建的农特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黔特优品”,分销商超过了5000个,年销售总额达800余万,带火了万山香柚,夜郎野蜂蜜等多个家乡农特色产品,不仅如此,她还把家乡的特产“卖”到了全国两会上。
“嬢嬢,来了啊,看一下,你看今年又有好政策了,你们家里面那个果园要是想扩大规模,符合条件就能申请无息贷款呢。”临近中午,空下来的华茜挺着六个月的大肚子,又转到刚刚成立的贵阳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站,忙着招呼来看新鲜的乡亲们,看到华茜在,一帮人马上将她围了个水泄不通。“今年香柚行情咋样,还是按去年的价收吗?”“你那个“黔特优品”咋申请啊,我家也想做。”“我儿子儿媳在广东那边打工,一年到头着不了家,他们今年也想回来在家搞养殖,你见识多,给我们推荐一下。”华茜耐心地给大家伙一个个解答。
下午1点,阿里巴巴淘宝一行人又马上到了,还要跟华茜洽谈电商业务,华茜的老爸一边给女儿煮了碗面,一边埋怨,“这么大人了,还是不知道照顾自己,大人不吃,那小孩也得吃啊”,华茜在父亲的面前调皮得笑了一下,“忙嘛,那么多乡亲都在等着问我嘛”。
31岁的华茜是万山区万山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也是当地出了名的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在她的努力下,当地的红薯片、野蜂蜜、米粉、米酒等原生态绿色产品“走出深闺被人识”,老百姓们也跟着她走上了一条致富路。目前,华茜的网店年收入达8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2000多群众发展。
现在的华茜俨然成为万山镇上的“百事通”,今年什么农特产品好销,哪个省份偏爱什么特产,喜欢什么口味,货品选择哪个物流合作,金融贷款哪家更实惠,政府又出台什么优惠政策,她都门清儿,她也乐于跟乡亲们分享,帮大伙出主意,带着大伙一起干。
“我最大的愿望啊,一天最好有48个小时,不行我会分身术也行啊。” 华茜笑着说,“想做的事太多了,恨不得一分钟拆成60秒过,我家里面都讲我不像个女孩了,一天风风火火停不下来,干啥事都是想到就做,喘不得,是个假小子!”眼前的华茜确实不像个女孩,小小的个头,精简的短发,做事说话都透着干练,一天马不停蹄得处理各种事务。
今年,她即将迎来第二个宝宝,也是她第二次即将参加全国两会,而在11年前,华茜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大学生,从河南一所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当时,父母帮她在老家找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可“不安分”的华茜,毅然决然地拒绝了父母的安排。“不想回去,就想闯一闯,看看这个世界,所以选择远方。”
初闯温州 赚得电商第一桶金
第一站,华茜来到了温州,机缘巧合,华茜跟着民间的一位养蜂师傅学习养蜂技能,并开了一家实体店卖蜂蜜。那几年,淘宝刚起步不久,喜欢尝新的华茜也学着开了一家网店。第一次“触网”,让华茜对电子商务这个名词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生意不愠不火,但华茜逐渐掌握了网络销售的一整套流程和技巧。
2010年底,华茜的老公承包了圆通快递在温州火车站附近一大块区域的业务。“进入快递行业后,我老公接触到很多商家,知道哪些东西在网上卖得火。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关掉网上的蜂蜜店,开一家淘宝服装店。”温州是全国知名的小商品批发集散地,华茜根据网上顾客的风评,穿梭于各大批发市场淘货,慢慢地,她把找料子、打版、设计、贴标等流程全部都摸熟了,脑袋灵活的华茜在竞争中看到了商机,她调整了自己的定位,开始走定制化路线。
“很多体型较胖的人,会在网上找到我们这种定制服装的店,制作适合他们体型的衣服。”华茜说,发展到后来,网店的生意也渐渐好起来。“每天大概200多单吧,那几年,每天早晨六七点就起床录单子、打包衣服、手写快递单,随时在线做客服回答买家问题。“遇到店铺做促销活动,销量大增,根本没有时间休息。”那一段,华茜整个人累得黑瘦黑瘦的,她和爱人终于在电商领域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辛苦虽然辛苦,可我骄傲啊,赚钱啦!我也是老板了!后来我也管十几号人呢,觉得回家腰杆都挺得直直的。”那个时候的华茜乐呵呵的,爱人胡小鹏逗她,“你就是一个憋着劲不服输的小丫头片子。”
2014年,华茜和丈夫迎来了爱情的结晶,考虑到身体原因,华茜回到铜仁老家生宝宝。但没想到这一回来,就“走不脱”了。
不顾反对 变身“农村淘宝合伙人”
生完孩子的第三天,华茜的父母悄悄给她报了个名,参加一个月后举行的万山镇某单位的招考,原来,华茜是家里的独生女,爸妈看到她在外面做电商那么辛苦,实在不想让女儿再去受那个罪,就想了这么一招。拗不过父母,想着反正孩子还小,闲着也是闲着,华茜跟爱人商量,决定先留在老家工作一段时间再走,来个“缓兵之计”。
如父母的愿望,华茜留在了家乡做了一份办公室的的工作,因为知道她做过网络销售,不少邻里街坊经常找她帮忙网购,“不安分”的她又一次嗅到了机遇,“那时候,老家的乡亲们也希望体验城市人的生活,也喜欢城市里的商品,可他们不懂网购,又担心受骗,所以找我帮忙,那我何不自己弄个代购点呢”华茜说,有一天,单位简报的一条信息更让她眼前一亮,2015年,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店在贵州寻找合伙人,她立即搜集各种与农村淘宝相关的信息,并想了各种办法找到了阿里巴巴对接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同年4月,华茜不顾家人反对,再次跳出了父母期望的“舒适圈”,她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成为一名农村淘宝合伙人,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代购服务,“一开始也有很多人有疑虑,既担心买不到好东西,又担心价格会不会太贵。我就一遍又一遍解释,有一次因为物流出了问题,一个阿姨买的柜子多付了200块,我二话没说,免费为她退货,还多付了200元给她。”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到华茜的淘宝店购物,几个月的时间内,她累计代买价值约200余万元的货物,成为了“明星合伙人”,每月销量居铜仁市第一。
一次偶然机会,有乡亲询问华茜:“能否帮着在网上卖自家的农产品?”
“既然网货能下乡,农货当然也能上网啊。”华茜当即答应帮那位乡亲卖货,第一次的尝试是成功的,华茜顺利帮那位老乡卖光了自家的农货,看着老乡数钱笑眯了的眼睛,华茜感觉成就感满满,一颗种子此时正在她心里发芽。
“那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我的父辈乡邻们一直扎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他们背朝黄土面朝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是因为一些因素和局限,他们没有富起来,我第一次感觉到,我是可以做些什么的,这种感觉比我自己挣钱更有成就感。”
“黔货出山”初体验 爆款成就“网红店”
在农村淘宝服务站运营4个月后,华茜成立土特产公司,并申请商标“黔乡百味”。当其他农村淘宝合伙人还在单纯做代买时,她已经开始搜集当地土特产,准备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大山。
然而,真正开始动手的华茜却发现困难重重,第一次偶然的成功实验在商业化运作中并不适用,“传统的电商是先有产业才来做电商,而农村电商是真正得先有电商再有产业。” 华茜感叹,以往,在大城市做电商,一是物流成本比较低,二是产业行业发展非常好,而在广大的农村,农户及农产品种植很分散,规模小,华茜只能下乡到各处寻找货源。她有时在赶集的时候收农产品,有时去农民家里收,加之农村的物流业不成熟,有时第一天定下来的货第二天才能发货,客户的体验也不好。”
但诸多的困难并没有让华茜后退,反而更激起了她的劲头,“我反而觉得这更说明这是一个机遇,之所以有这么多问题,那说明这个领域是相对空白的,在农民和消费者之间需要这样一个桥梁,更关键的是我们贵州处处都有优质无公害的土特产,他们“养在深闺人未识”,“犹抱琵琶半遮面”!”
何谓弄潮儿,潮来勇立潮头也,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对贵州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亲临贵州视察,再起强调贵州要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曾几何时,阻断贵州发展的绵延山川, 成了孕育贵州财富的“聚宝盆”,如何让外界知晓分布黔州大地上的“山珍瑰宝”,如何整合星罗棋布的农村资源,如何包装推广打造“黔货”品牌,贵州上下都在思考探索实践这,华茜也成为众多先行者之一。
经历一开始的挫折,华茜开始调整思路,“一开始不能步子跨快了,胃口不能太大了,做农村电商不一定一开始就要把货卖到外地,可以先卖到本地更大的市场,从而节省物流方面的成本,同时我也要先整合家乡现有的资源,把他们拧成一股绳,先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发展。”2015年9月,华茜与十几家当土特产商户及各大快递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捆绑经营,一起进军铜仁市场。
在她的努力下,万山土蜂蜜、野生葛根粉、手工米粉、红薯片、侗乡米酒,陆续出现铜仁各大卖场,同时在“农村淘宝”平台上,华茜的黔乡百味土特产商城也在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了一系列黔乡土味,一批爆款产品应运而生,2015年12月,华茜创出在一天内卖出3000斤米酒,合计1000余件的销售记录,华茜的土特产店一跃成为“网红店”。
众人拾柴火焰高 电商助力致富梦
与此同时,在当地党委、 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华茜开办了电商服务中心、农特产品展示中心,并成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全国的第一批讲师之一,“观念,环境,线下产业,人才对于农村电商都很重要,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把大家带动起来,农村电商才能真正的发挥他的作用。”
她的电商服务站也不再只是一个买卖东西的物流中转站,而是组织大家把家乡特产卖出去的平台。在华茜看来,从一个销售者慢慢变成一个帮助别人去生产、销售的传播者,通过把在外面学习、经历的经验带给大家,让他们知道外面需要什么,家里面该做些什么,远比她自己销售多少产品更重要。
2016年,华茜先后又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妇女创业孵化中心,开办了金融服务、体验店等多种业务的综合点,免费给返乡青年分享电商创业感想、教授创业创新经验,带动了当地周边100多名农村青年创业。
一边是华茜在家乡忙得如火如荼,一边是远在温州的丈夫“备受冷落”,“她压根都没想起当时跟我的约定,这“缓兵计”我看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胡小鹏笑道。
其实华茜早已经下定决心留在家乡,发展农村电商事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知道怎么跟他开口,我们在温州的事业做得也是很不错的,也上轨道了,说挣钱在家可真比不上,可我就觉得我在家乡找到我这辈子想干的事了!”夫妻俩是大学同学,做丈夫的怎么能不懂妻子的心,看到华茜一个人在家又忙得团团转,心疼不过的胡小鹏决定放弃温州的事业,来到华茜的家乡万山帮助妻子一起打理农村电商事业,“怎么办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喽。”胡小鹏哈哈笑道。“支持她的决定,能帮到那么多的乡亲,我愿意做她的“贤内助”。”有了爱人的帮忙,华茜的农村电商事业发展如虎添翼。
此时的贵州大地,正掀起一波“黔货出山”的热潮,黔山遍地皆好货,贵州省连续出台绿色优质农产品促销工作实施方案,力推黔货出山,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创新产销对接机制,补齐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短板,促进绿色农产品塑形象、闯市场、强产业,
在华茜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开始利用电商拓宽自己的致富路,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得推广农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万山区以农村电商为突破口,紧紧围绕“黔货出山”目标,大力推进电商扶贫。仅两年时间,就新发展农村电商站(点)102个,实现了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和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全覆盖。
“我们万山的香柚,挑到集市上卖,2块钱一斤,经过分级挑选、包装设计,在网上推广销售,就能卖到8元钱每斤,价钱就要贵上好几倍呢。”华茜说,“我有时觉得我像小仙女,有电商这根魔法棒,可以帮乡亲多挣钱,幸福感爆棚。”华茜调皮得笑了。
2017年,整个万山区全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05亿元,其中农特产品上行销售额达到8558万元,同比增长了472.93%。2018年1月到10月,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5亿元,其中农特产品销售额达到1.2亿元,在贵州省城区方阵中,增速全省第一。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贵州省十佳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农村电商在万山这片沃土上的实践风生水起。
把家乡产品“卖”到两会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2018年,三十而立的华茜,除了“农村淘宝人”这一身份,又多了一个更为重要的职责,她被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是也全国人大代表中,首次出现基层电商经营者的身影,她将身负贵州人民的嘱托步入人民大会堂。
“很意外,全国人大代表是一个很神圣又肩负着重任的身份,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乡亲们打趣她,“华茜啊,要不要把咱们家乡的特产卖到人民大会堂上去啊!”华茜也笑了,“好啊,一言为定,我一定让习大大也瞧瞧咱们贵州的绿色农产品。”一个美丽的约定在华茜和乡亲们间达成。
第一次当选人大代表,华茜感到紧张又兴奋,她也在思索着这些年她带领乡亲们在发展农村电商时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要把我们的农村基层的声音传递上去,要去思考如何真正得用好农村电商,我们存在的问题在哪里,怎么解决,怎么带领老百姓走上致富快车道,这些都是我要去思考的,既然当了代表,就要对得起这个称呼。”
华茜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跟老百姓话家常,听心声;在网上跟各地的消费者聊售后,聊体验,找问题;和自己的合作商家交流探讨,产业链聚合打通,品牌营销推广;咨询政府人士和专家,国家政策走向,电商发展趋势等等,把上下各方的声音融在一起,认真做记录,整理建议。“这些年确实我们贵州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产业结构调整,大数据运用,创建“绿色贵州”品牌,还有我们农村电商这块都是异军突起,但也不能否认我们在很多地方还有短板,有问题,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市场主体也都在做文章,下功夫。”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物流网建设,电商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华茜列了一揽子建议。
身着民族盛装,华茜带着家乡的农特产品和老乡们的约定,来到了全国两会上,“我们本土农特产品品质好,但是因为老乡们大多还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生产,生产的体量不足以供给市场。通过电商打通了销售渠道,可是供应却跟不上了。”华茜在贵州代表团分组讨论中讲到,“希望国家多关注贵州偏远地区的企业,优化县域电商运营中心,给予电商农产品的上游产业链,比如生产、种植更多的扶持,通过政策引导增加农村农特产品多样化、特色化、规模化,推进农村产销一体化和农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的发展,让更多黔货出山,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华茜建议,当然,她没忘记在两会上“卖”家乡的农特产品,“咱们黔山遍地皆好货,好山、好水、好空气、好土壤,产出的是绿色优质农产品,希望大家多来贵州做客,尝尝我们贵州味道。”不管是在会场,还是在媒体开放日,华茜都抢着搞“推销”。
两会也给了华茜更多学习的机会,更看到了国家重视“三农”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说,乡村振兴就是要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让我们农民富裕起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华茜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带头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电商要把产品卖出去,关键得靠大伙合力把整个产业链做起来,争实现农村电商生产销售一体化,咱们老百姓的荷包才会鼓起来。”
“我们农民种什么才值钱?”回到家乡的华茜和乡亲们促膝长谈,向大伙分享两会的所见所闻,“以前都种苞谷、油菜,经济收入低,现在像修文的猕猴桃,安顺的山药,包括像咱们万山的香柚,龙门坳的竹荪,价格都很高,大家要有信心,咱们贵州正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搞产销无缝对接,建冷链物流送中心,帮我们打通卖货的“任督二脉”,只要质量过关,电商就能帮助大家解决卖的问题,从包装、销售到后续服务,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去年下半年,华茜又与朋友合伙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电商销售平台----贵州黔特优品社交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社交,通过微信分享,将产品推荐给朋友后,朋友买该产品时可以得到收益,自己也可以得到收益,这种模式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去年一年,通过这种分享模式,华茜卖出了十多万斤香柚。目前,黔特优品运营中心员工达到20人,平台每天有800—1000个订单量,出售的贵州土特产品种超过200个,辐射沿河、湄潭、安龙、思南、万山、贵阳、遵义等地,整个平台会员达11万人,分销商5000多家,华茜还想通过视频直播、提升产品创意等方式更好地发展该平台。“我们计划着,等平台更稳定后,下一步会招募商家入驻,让更多的贵州土特产商家在这里实现梦想,让‘黔货出山’更加便捷。”华茜说。
还有几天,华茜就要再次参加2019年全国两会,她与老乡们的约定还在继续,“既是约定也是目标,把我们的产品推向更远的地方,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是我心里跟老乡们不变的约定。”已有六个月身孕的她依然是白天忙事情,晚上写议案,“让宝宝在肚子里跟我一起感受两会,感受我们大家的中国梦,致富梦。”华茜笑道。
结 语
最近,阿里巴巴发布了一项统计数据,2018年贵州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2017年增长67%,增速排名全国第7,跑赢了全国平均增速,贵州已成为入淘创业者最年轻的省份,,黔货出山,电商先行,正是像华茜这样的弄潮儿,她们敢为人先,扎根乡土,拼搏创新,她们站在“互联网 ”的风口上,为“黔货出山”插上有力的翅膀,让贵州的绿色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春天里孕育着新的希望,华茜的故事还在继续,在农村电商这一方舞台上,她仿佛一墙倔强盛开的蔷薇花,为这激扬奋进的新时代添上一抹独特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