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实文学> 正文

万山之路/欧骁

来  源:贵州文学网      作  者:创始人    日  期:2020-10-27    


万山之路

 

欧骁

 

万山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创造、建设、致富之路,另一条是往来通行的路。

两条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生共荣。

这里所述的,是后一条路。

 

(一)

 

万山虽处于武陵山脉的万山丛中,但道路四通八达。

相传人文初祖黄帝路过万山,并在万山获当地濮人所赠之丹砂,便将经过之道封为黄道。

万山出产的丹砂让万山早早地联通了外界。

肩挑背扛的万山人就用一条扁担两根绳在那样的路上往返着,组成了一道苍凉的风景。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曾数次步行于黄道至万山驿道中的阳桥屯千阶梯,在那陡峭的山道上,体验了万山的先民们行路的艰辛

 1951年由铜仁专署筹集粮食10 万公斤用于修路补贴,由玉屏县组织施工修玉屏的田坪至万山全长14.52公里的公路,万山承担万山至岩坳一段共9公里1952年上半年竣工通车

——万山终于有了公路,有了一条汞矿生产专用线的公路。

这是一条记录着万山的辉煌和奉献的路,是一条承载着万山的光荣和梦想的路

万山生产的“银河”牌水银、“红菱”牌朱砂也是通过这条路走向世界、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万山修建了乡村大道14条,总长131公里,其中有9条后来被改建为简易公路,共长79公里,即:敖寨乡邓家至岩屋坪7公里,高楼坪至新庄2公里,高楼坪至长坳7公里,大坪至琴门11公里,高楼坪至猴冲12公里,高楼坪至龙田14公里,高楼坪至羊尾舟6公里,清溪至小田坪5公里,黄道至力坳15公里。

贵州汞矿还在万山汞矿区内修了6条专线公路——

从铜仁市属谢桥起至万山特区岩屋坪止的谢岩路,全长24公里,其中有11公里从万山特区境内通过,1957年始修,1958年建成通车。

从万山犀牛井至土坪的犀土路,长2.8公里,1956年由湘黔汞矿公司改建,1985年扩建为沥青路面的环城公路。

从万山麻音塘至张家湾的麻张路,长1.2公里,1956年由湘黔汞矿公司修建。

从张家湾至杉木董的张杉路,长2.5公里,1957年由湘黔汞矿公司投资修建。

从张家湾至胡家冲的张胡路,长2公里,1959年由贵州汞矿修建。

从土坪至冷风硐的土冷路,长4公里,1968年10月由贵州汞矿投资修建,1969年竣工。

1975年贵州汞矿还投资修建了从土坪至梅子溪的土梅路,长8公里,1977年12月竣工。

除了这些专线公路外,万山的公路一直没有大的发展。

历史的脚步跨进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万山的公路获得了新生。

 

(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万山汞资源开始逐渐枯竭,产量锐减,贵州汞矿亏损逐年递增

这一现象引起了万山特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极大关注,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万山特区党政领导决定开辟新财源,探索新路子提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口号,在抓好稳定发展农业、疏通搞活流通渠道的同时,大力兴办地方工业。

于是,投资94.5万元建立特区建材厂,投资5万元建立铸造厂,投资343万元建碳酸锰铁冶炼厂,与贵州汞矿联办玻璃制品厂,以及贵州汞投资7千多万元兴建氯碱镁厂等相继在八十年代如雨后春笋般冒了起来。

那个时候有一句流行的口号叫做“要致富,先修路”。路,既是一个地方的门面,也是经济动脉,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为了便于运输,没有路,或者陈旧的路都是与时代不相适应的。路,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于是,万山的公路也随之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

1982 年9 月动工修建万山特区老山口——万山镇的村镇公路,1983 年11 月21 日竣工通车;

1982年,改建了老山口至万山全长9公里公路,其中老山口至郭家的5.73公里为新建公路,耗资35.56万元,次年竣工,使万山与省道鲇秀公路连接,万山到铜仁由此路只有40公里,比原来经田坪到铜仁近了19公里。1987年,国家投资45.6万元(其中省拨36万元、万山特区自筹9.6万元)将老万公路铺成了沥青路面。

1983年,五十年代修建的汞矿生产专用线的田坪至万山公路改为县道,郭家至万山段3公里和郭家至田坪段11.52公里分别于1983年和1986年改建完毕,还新修了水沟11520米、增设涵洞23道共239米、修长10米的石拱桥一座。

1986年,万山特区政府与湖南芷江县政府签订了修建全长31公里的万芷公路协议书,商定万山至黄道侗族乡大榜村湖广桥(含湖广桥)24公里段由万山特区承建,湖广桥至芷江上坪7公里段由芷江县承建。万山承建段于1988年竣工,共耗资170万元,经贵州省交通厅验收为4级公路。万芷公路与320国道(上海至昆明公路)相通,是万山直达湖南省境的威严公路,比原来经玉屏县大龙、湖南省晃县到芷江近了20公里。

八十年代,万山还对万山至深冲、万山至下溪等以前修建的乡村简易公路进行了修整,使其达到了乡村公路技术等级。

万山城区的环城公路也在1985年铺上了沥青,使行人雨天在街上行走不需要再穿雨靴了。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万山新建的上述几个厂相继破产关闭

万山的经济发展之路遇到了瓶颈,万山的通行之路也停滞了。

特别是贵州汞矿破产,给了万山当头一棒。万山的出路在哪里?万山的公路还能继续承载万山往日的繁荣吗?

万山,处在了交叉的十字路口。

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为万山转型指明了方向

万山决定向转型发展道路上迈步。

那些承载着万山人的希望和梦想的万山之路,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呢?      

 

(三)

 

2008年的万山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

2008年,一场56年一遇的冰灾席卷了贵州,万山受灾尤为严重。道路封闭,交通瘫痪,电杆折断,供电停止,照明和通讯都中断了——万山成了一座“孤岛”。

2008年元月,冰天雪地的万山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

他,就是被人们亲昵地称为习大大的那个人。

习书记的到来给予了万山人走出新路的信心。

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党委、政府开始探索资源枯竭区转型发展新模式

2011年,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出台,万山位于规划重要区域;11月,原铜仁地区撤地设市,万山被列为铜仁市两城区之一,对艰难发展中的万山有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这一年12月26日,经省政府批复,万山转型工业园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2013年5月从北京传来了时代的强音“铜仁市万山区2008年遭受特大凝冻灾害,这些年来在中央和省的支持下,万山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实现了脱困目标,我感到十分欣慰。希望再接再厉,加大工作力度,用好国家扶持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收入水平,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这是习大大的话。习大大还在关心着万山!万山沸腾了!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会中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充分肯定和要求,再一次给万山注入了鲜活的血液——贵州省委、铜仁市委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主席的指示精神,加大加快对万山的扶持力度。

新的机遇迎面而至,万山的交通获得了新生

山不转路转。万山的山还是那些山,但万山的路已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9年起,万山交通紧紧围绕全区转型发展和交通路网规划,大力实施公路提级改造和通村油路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质变,到2016年,全区交通发展由原来单一的交通网络发展为“两纵一环四联线”——两纵:老湖公路、万山至九龙洞;一环:黄深公路;四联线:高楼坪至湖南新晃县方家屯、下溪至湖南芷江县大树坳、下溪至碧江区瓦屋、万山至麻阳——的交通路网,成为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四)

 

万山新时期的乡村公路建设是万山公路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万山的乡道仅只有2条,共长27公里——

万山至深冲公路全长23公里,其中万山至梅子溪8公里为贵州汞矿专线公路,梅子溪至深冲15公里为乡道,是1958年敖寨乡组织群众修建梅子溪至深冲简易公路的路基,1976年特区政府自筹资金1万元,上级补助0.4万元,敖寨公社投劳力6.2万个建成的简易公路,1983年交通部门对梅深公路补助少量资金,由敖寨公社组织民工对路基进行修整,路基加宽到5——6米,路面3.5米。

万山至下溪公路全长20公里,其中万山解放街至冷风硐8公里为贵州汞矿专线公路,冷风硐至下溪12公里为乡道,是1974年特区自筹资金1万元,由下溪公社组织1600多民工修的,1975年竣工。但因资金不足,没有能力修建桥梁,遇到河流,汽车只能从河中趟水过去。1981年,在铜仁地区交通局的支持下,以工代赈新建桥四座,1986年用国家拨的以工代赈粮棉补助款25.4万元,特区自筹资金4.2万元,群中集资0.8万元,合计30.4万元,对路面进行全面整修,基本达到了乡村公路技术标准。

20092015年万山开工建设通村油路建设项目总计813.1千米,共投入金额4.07亿元。万山区于2015年全面完成全区通村水泥(油)路项目,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农村交通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

黄道乡一类贫困村黄溪村燕子冲组2016年修通了硬化的水泥路我们组通了水泥路,走起来平平稳稳,干干净净,拉点东西到乡头卖也方便多了。”行走在新修的公路上,燕子冲人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

2015年,万山区引进全国蔬菜龙头企业九丰农业,项目总投资5亿元,落地于高楼坪乡大树林村。有了公路,高楼坪乡依托九丰农业园区,在全乡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蔬菜大棚,全乡范围内推行“一户一亩菜园”的绿色蔬菜就能畅销致富了。

有了公路,下溪官田村桥冲组今年46乡人大代表袁奎花,就能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场大棚蔬菜产业了。鱼塘乡登峰村“猪倌书记”陈勇军就能带头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成立了铜仁市登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每年可出栏8400多头肉猪了。

有了公路,敖寨中华山村320亩油茶两河口村的几百亩蔬菜大棚产业、全贫困户一户一万菌棒下溪乡瓦田村“一户一亩香柚”产业鱼塘乡江屯村年产10万斤百香果大龙村种植的300亩折耳根大坪乡大冲村饲养上万只肉兔大坪乡苏湾村的贫困户吴光四培植那80余亩土地每天的采摘量有1800斤左右羊肚菌就有了广阔的市场了。

有了公路,下溪乡瓦田村种植2000余亩高山刺葡萄200余万斤就不愁运销了,下溪乡在荒山荒山荒地上共发展刺葡萄10000余亩,就顺理成章地把荒山变成了“金山”,惠及贫困户584户1852人

公路带给村民的实惠显而易见。

鱼塘乡柴山村村主任杨胜见说:“没修建公路之前我们这条路简直走不成,这些老百姓出门不方便赶场都不愿意往这个地方走,情愿绕道都不愿走这里。万山区茶店街道老屋场村支书刘昌洪说:“以前村里娃上学,要摸黑起来,走10多里山路才能到镇上的学校。大伙早就盼着这条路修通,对政府这项民生工程充满了感恩之情。这条路将几个相邻的村民组串联起来。不光是方便了村民出行,而且以后村里生态鸭、生猪和蔬菜肯定也能卖个好价钱。

有了公路,乡村的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起来2018年2月22日晚,下溪乡舞龙灯到每家每户拜年家家户户点上蜡烛,摆上花生、瓜子和水果迎接龙灯。锣鼓声伴着笑语,书写着村民们感恩的心情。我们的公路不但是村村通,组组通,甚至可以说是户户通,公路都修到住户的大门口了,这样我们用龙灯拜年方便了。

2017年,全区农村公路146条834公里,其中县道5条137公里、乡道13条93公里、村道128条604公里,县公路好路率达96.56%,乡公路好路率达90.1%,村道好路率达80%;各乡(镇、办事处)通达率为100%;建制行政村通油(水泥)路达100%。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

2017年,万山区以实现全部村民组通硬化路为目标,投资4.5亿元新修“组组通”公路650公里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连户路406公里,全面打通农村公路网络“神经末梢”,充分发挥了交通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性作用。

 

(五)

 

铜玉城际铁路万山段是万山的第一条铁路。

铜玉铁路北起铜仁市碧江区,南止于玉屏县,连接沪昆客运专线,设铜仁、万山和大宗坪3个站,双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

铜玉城际铁路万山段全长17.3公里,总投资17亿元,过境万山区谢桥街道石竹村、龙门坳村;茶店街道老屋场村、鱿鱼铺村;高楼坪乡老山口村。

“万山站”中国铁路总公司命名为“朱砂古镇”站设立于老山口与玉屏县亚鱼乡交界处,紧临201省道、铜大高速及在建的松桃至玉屏城际快速道路,离万山中心城区23公里,离江南水乡·滨河公园、朱砂古镇、九丰农业博览园、夜郎谷景区5——7公里,站房建筑面积 2986平方米,雨棚面积 6300平方米,站房长,宽 22.5,建筑高度 13米,总投资约 6428.51 万元。

2013年12月25日,铜玉铁路(万山段)项目建设启动铜玉铁路建成后,从铜仁市区经万山站往贵阳、昆明方向可开行直达列车,从万山站乘车到贵阳只需1小时20分钟;向东,可直达华中和华北地区;向北,可延伸至张家界;向南,可接入贵(阳)广(州)高铁从根本上改善万山区乃至全市综合交通运输条件和发展环境,对万山群众出行、提升万山全域旅游品质等和促进万山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8年12月26日,铜玉铁路正式开通

铜大高速公路万山段则是万山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铜大高速万山境内线长1.74公里,万山联络线(汞都大道:老山口—万山镇地磅房)6.527公里,总计公路建设里程8.267公里,按国家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24.5米,为双向四车道。该工程总投资4.8亿元

万山连接线项目于2009年12月开工,2012年10月通车,实现了万山区老城区与谢桥新城的连接。

铜大高速公路万山段除作为万山连接外界的快速通道外,还具备一部份城市道路功能,不仅为方便百姓出行,也为加快万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的建成,对万山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发展,促进贸易和旅游业发展以及方便百姓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该路段开通后,万山区市民从这条快速通道上铜大高速公路进入铜仁市主城只需半小时时间;也可通过该路段上杭瑞高速,经玉屏县大龙镇上沪昆高速,大大缩短了万山通往外界的时间。

万山连接线是万山交通主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构建起了万山的大交通网络,有力促进了万山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国省道提级改造项目也是万山新时期公路可圈可点的一笔

至黄道提级改造项全长17.47公里,总投资1.16亿元,2014年4月开工建设。黄道至湖广桥提级改造项目全长9.178公里,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8.5米,总投资为5367.03万元

此外,万山还耗资1.9亿元修建了全长4.517千米高楼坪乡赶场坝村张家村投资0.78亿元修建了全长1.669千米高楼坪乡张家山村梨树下村经开区干道。这两条路均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为24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向四车道

 

(六)

 

万山党政单位迁至谢桥后,对谢桥新区的交通进行了一系列改扩建工程,使谢桥的交通有了全新的面貌。

崛起中的谢桥新城尤为突出的是交通建设发展最快最好,城市主次干道纵横连接,四通八达2009年,万山区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科学定位,提出全线拉通谢桥新区“四纵四横”路网骨架的构想。“四纵”为梵净山大道、金鳞大道、楚溪大道、北二号道路;“四横”为区府路、北一号道路、莲花大道、科技大道。到2016年,谢桥新区“四纵四横”骨干道路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总投资12亿元。

谈及谢桥新区的交通,不得不罗列一些枯燥的数据——

谢桥廖家坳至茶店城市干道项目全长15.059公里(其中主线长12.843公里,联络线长2.216公里),总投资约14.8亿元,项目主线起于铜仁市万山区谢桥街道办事处廖家坳接楚溪大道终点,经开天,讫于万山区茶店街道办事处所在地附近,路线走向主要沿玉铜公路。

茶店互通项目位于茶店街道办事处,是上下高速的重要节点。项目主线全长1.03公里,总投资约1.45亿元。全线设置中桥2座,涵洞6处,匝道收费站1处。

铜仁客运南站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约54亩,地上站房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梵净山大道一期(万山段),总投资15000万元,起由开发区至原谢桥收费站,里程1.9公里,路基宽40米,其中行车道宽24米。

金鳞大道(万山段),总投资16000万元,起由铜仁市血站,途经产业园、金鳞尚城,终点接梵净山大道,里程1.93公里,路基宽40米,其中行车道宽24米。

市(区)府路,总投资4000万元,起按金鳞大道,终接梵净山大道,里程0.82公里,路基宽26米,其中行车道宽16米。

梵净山大道二期,总投资33265.19万元,立项时间2010年10月13日,开工时间2011年7月15日,竣工时间2014年3月1日,起由谢桥老收费站、途经铜仁市交警支队、区政府、西南国际商贸城,终接南互通道路,里程5.1千米,路基宽40米,其中行车道宽24米。

莲花大道,总投资5970.86万元,立项时间2011年4月12日,开工时间2012年5月1日,竣工时间2014年3月1日,起由凯潮溪,途经万山区人民医院、唐家寨,终接南互通道,里程4.2公里,路基宽40米,其中行车道宽24米。

莲花大道左右侧扩宽(南互通道路),总投资4400万元,立项时间2014年2月20日,开工时间左边2013年11月19日、右边2013年2月20日,竣工时间 2014年5月5日,起由名家汇、万商汽贸城、西南国际贸城,终点接铜仁高速南站,里程402公里,路基宽40米,其中行车道宽24米。

楚溪大道(南段),总投资10507.87万元,立项时间2011年2月25日,开工时间2013年4月20日,竣工时间2015年12月10日,起由唐家寨,途经看守所、汪家、廖家,终接梵二大道,里程2.67公里,路基宽20米,其中行车道宽16米。

北一号路A线,总投资2449.48万元,立项时间2012年11月20日,开工时间2013年9月15日,竣工时间2015年5月1日,起火焰塘接铜仁南互通联络线,里程0.58公里,路基宽26米,其中行车道宽16米。

北二号路A线,总投资3007.89万元,立项时间2012年11月20日,开工时间2013年6月15日,竣工时间2015年5月1日,起由产业园红绿灯路口,接田坝安置区转角处,里程0.62公里,路基宽26米,其中行车道宽16米。

北一号B线,总投资6740.35万元,立项时间2012年11月20日,开工时间2012年12月11日,竣工时间2014年4月30日,起由火焰塘,途经周家、金鳞大道,终接梵净山大道,里程1.45公里,路基宽26米,其中行车道宽16米。

北二号B线,总投资1257.72万元,立项时间2012年11月20日,开工时间2013年4月10日,竣工时间2014年3月17日,起由田坝安置区转角处,途经网形地,终接北一号路,里程0.32公里,路基宽40米,其中行車道24米。

朝阳路,总投资6239.84万元,立项时间2013年4月24日,开工时间2013年6月10日,竣工时间2015年4月10日,起由铜仁消防支队至凯潮溪,终接莲花大道,里程1.19公里米,路基宽25米,其中行车道宽15米。

万山区人民医院右侧道路,总投资200万元,立项时间2014年12月18日,开工时间2014年12月23日,竣工时间2015年3月10日,起由莲花大道,终至万山廉租房,里程0.25公里,路基宽18米,其中行车道宽9米。

市残联道路,总投资70万元,立项时间2014年12月18日,开工时间2014年12月20日,竣工时间2015年3月10日,起市残联旁,里程0.17公里,路基宽12米,其中行车道宽7米。

黔东货运集散中心道路,总投资595.6万元,立项时间2014年12月19日,开工时间2014年12月20日,竣工时间2015年12月10日,起由接梵二大道,途经区政府,终至同国际风筝放飞基地,里程0.298公里,路基宽40米,其中行车道宽30米。

义乌商品城道路,总投资446.6万元,立项时间2015年1月28日,开工时间2015年4月21日,竣工时间2015年6月21日,起至义乌城內,里程0.64公里,路基宽26米,其中行车道宽16米。

瑞堂门前道路,总投资60.1万元,立项时间2015年4月8日,开I工时间2015年3月,竣工时间2015年5月,芳瑞堂生物科技公司旁,里程0.0801公里,路基宽4米,其中行车道宽4米。

同时,万山新区还新增公交汽车运力

2005至2008万山区无公交车,公共交通为客运出行这一单一方式,随着万山区党政机关整体搬迁到谢桥新区,万山新增了公交汽车运力。虽然铜仁市道路运输局万山分局没有办理公交出租车业务权限,但通过向市道路运输局争取,2017年7月,经过万山谢桥新区的公交车线路共有7条,分别为3号线、6号线、10号线、16号线、谢桥南外环、观光2号线。其中谢桥南外环线路环万山谢桥新区绕行,其余路线皆贯穿万山区与碧江区。市民出行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路面改造是万山交通的又一个亮点。

万山交通便捷,四通八达,距铜仁市30公里,距铜仁大兴机场51公里,距湖南省新晃县火车站27公里。玉(屏)铜(仁)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万(山)芷(江)公路提级改造,使万山成为湘黔边界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2016年,投入资金280万元实施了三角岩至土坪、麻音塘至三角岩等通组公路项目;居民连户路硬化工程项目;区民族中学经十八坑、大坪至三角岩环形公路提级改造项目;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从郭家红绿灯路口至种子公司实施了全长3.5公里,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老城区道路提级改造工程。

万山红大道景观项目位于万山区老城区,总投资1.2亿元,总长8.9公里,双向四车道,起点高楼坪乡老山口红绿灯十字路口,终点万山朱砂古镇。城市主干道沿线两侧30米景观设计,以“一轴、两中心、三节点”的景观结构串联整个绿化景观:一轴——“道路生态绿廊”;二中心——“景观文化,建筑外立面改造及亮化”;三节点——“汞文化广场(主入口景观)、朱砂广场、麻音塘广场”。其中万山红大道绿化项目总长5.2公里,人行道宽4米,景观绿化带宽度30米,包括对万山红大道两侧进行4米的人行道铺装,总计41600立方米,并对沿路被破坏的排水系统进行恢复,铺筑175000平方米,百幕大混合草皮、栽植雪松7343株,五叶地锦6420株,常春藤2788株、扶芳藤3632株,绿化面积达23.1839万平方米。以及对万山红大道老山口处实施一座15000平方米,节点广场,包含缕空景墙、铭牌及木花架、室外电气、铺装、挡土墙及浮雕墙面、厕所和造型墙及温度计等。

一次,我为了回味以前在万山工作时走过的道路,与朋友漫步在万山红大道的人行道上,竟然有赏心悦目的感觉,忘了自己是走在公路上。问路边的两位村民,得到的回答是:“万山这几年变化太大了,你哪里还能找到以前的老路。

是啊!万山的变化确实太大,老路已不可觅,新路正以不可遏的速度发展着。

万山的路,还在不停地扩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