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雪莲 (散文)
辛茜
雪 莲
雪山是静止的。在可可西里巨大的空间,雪山就是神祇,就是主人,它光芒四射,照耀着人迹罕至、黄草连天的大地,足以让飞翔在
这片草原上的每一只金雕,高傲地鼓动起双翼,含笑苍天。
野牦牛是高莽之地繁衍、生存的勇士,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被人称作死亡地带的无人之地,无时无刻不显示着它的高贵与尊严。
在群体移动的时候,它们一般会避免不必要的争斗。但是,数量极少的野牦牛会特别谨慎,尤其是交配期间,因为争夺配偶,在角斗中残败,被逐出群体的独牛,性情更加暴烈、易怒。这种状态下,野牦牛像失恋的年轻人,敏感、多疑,难以琢磨。
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和当地蒙古人查干深入昆仑山东端前山一带,进行高原鸟类区系补点考察,遇到过一头极其凶悍,游离出野牛群的独牛。当时,父亲和查干都骑着马,一只巨大的公牛,突然从飘散着紫花针茅的花絮里冲了过来,还没等父亲回过神,瞪着铜铃般血红眼睛的公牛,便如脱弦之箭,打查干的马身飞速掠过。查干的马长嘶一声,连同查干、马鞍一起掀翻在地,狂奔而逃。被激怒的独牛,则像山洪爆发,低着头,弃下滚在草地上的查干,紧追而去。
和独牛遭遇的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查干因此瘸了一条腿,父亲好长一段时间惊魂不定。
同粗狂的野牦牛一样,具备强大的承受力、耐力与勇气,能与酷寒严霜冰雪飓风抗衡,成为活跃在空气稀薄之雪缘,令寂寞之大地星汉灿烂、威武雄壮,且又柔美异常的雪域主人,是高山之巅的雪莲。
诗人古马生活在甘肃兰州,他和同是甘肃诗人的杨炀数次来青海,写了很多以青海为题的诗。其中的《幻象》是我最喜欢的。
积雪覆盖的岩石间
明月,幻化成蓬松而轻松的
天山雪莲
东一朵,西一朵
在清夜逡巡的雄性雪豹眼里
别有一朵,簌簌而动
像宽衣解带的女人
那热血窜动的豹子犹疑不前
在它身后
在它身后
投落雪地的树影
已然又斜又长,仿佛一条接人来去的小路
若是你来,你在何处
若是我去,我即通过豹的眼睛
看见你—
明月雪莲
赤裸着,走进我心里
在高原人心中,雪莲是圣洁、高贵的象征。它没有颜色,却比任何鲜艳夺目的花朵生动。在海拔5000米的高度,它如同一轮明月,悬挂在天上,绽放在平缓的山麓、潮湿的沙土间。
雪莲分布在世界各大洲,中国就有几百种,大多生长在新疆、青海、甘肃。青海雪莲与其他地方的雪莲有所不同,周身披着纤细的绒毛,形似海中漂浮的水母。
在贫瘠的高山峡谷,雪莲的柔软与砾石的粗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可彼此之间又相互温存、相互依恋。雪莲,兴许是世界上最清高冷峻的植物,只有站在高山之颠与积雪相伴、与风寒搏击,才会露出恬静的笑容。雪莲,还是一位草原的守望者。当江河奔涌,水草丰腴,它天使般的微笑,便是灿烂的太阳;当河水断流,草木枯萎,它的沉默与孤独,便是张着嘴唇的岩石,焦渴、无力。
雪莲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全草入药的有七种,天山雪莲、水母雪莲、喜马拉雅雪莲、昆仑雪莲、黑毛雪莲、丛生雪莲和棉头雪莲。散寒除湿、止痛、活血通经,以滋补、保健、增强抵抗力为主要功效,大多生长于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素有“雪山人参”之称。尤其在藏医藏药上,雪莲作为药物已有悠久历史,藏医学文献《月王药珍》《四部医典》上都有记载。但是,它从不顾及。它只在乎天地幻象,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它有些抽象,但并不费解。它的每一种特殊表情都将预示未来。我们珍惜它,它是生命存在的极限。
它告诉我们,幻象是为人类死亡惨灭的秋天,保留下来的最后一枚果实。人类不想失败,就得像一根火柱,一粒春天的种子,不要让抒情与创造分离,不要让信念失去信仰。
水母雪兔子
秋风渐进。积雪覆盖的岩石间,一朵罕见的水母雪兔子,如光影幻化的水母,柔软、轻盈;又似积雪中簌簌而动的玉兔,踮起脚尖,驻足望月。
水母雪兔子就是雪莲。不同的是,岗什卡雪峰的水母雪兔子既有植物的谶语,又有动物自由、可爱的天性。讲述这朵花的人,是谙熟青海高原植物的摄影师,同我一起寻觅野花踪迹的祁凯章。不知何时起,他已经由痴迷的“花粉”,全缘绿绒篙的爱恋者,变为“雪粉”,水母雪兔子的狂热崇拜者。曾不止一次驱车上千公里苦苦寻觅。终于在四川境内的巴郎山,得以目睹芳容,与它有了神交,并依据巴朗山下分布的植物种类,确定离西宁160多公里的祁连山东段,有水母雪兔子的仙踪。
作为爱花的人,难以割舍的,便是与奇异野花相逢的机缘,那是一种类似造访神祇的陌生感,相见恨晚、一见钟情的忧伤与甜蜜。
通往岗什卡雪峰的路,潮湿苍凉。沉沉云雾,紫气弥漫,巨大的山体静默神秘,暗藏威力。虽然过了花季,山下密布的灌木丛中,仍有鲜艳的虎耳草、雪绒花、紫堇、垂头菊轻轻点缀,深绿色的西藏雪灵芝满山满坡,蘑菇云一样飘落在粗糙的山地上。
海拔接近5000米。浮云层层,空气稀薄,视野中没有尽头,只有苍苍茫茫的云海。儿子到底年轻,没多少感觉,我已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头重脚轻,眼仁肿胀,呼吸困难。越往上走,能见度越低,几步之外,不见另一个人的身影。浓雾中,隐隐浮现的青石,狰狞可怖。未经雕琢的片麻岩、火山岩失去了刚柔相济的魅力。凯章一再嘱咐我和儿子,要记住上山的路。否则,迷了路,再碰到觅食的饿狼、棕熊,后果不堪设想。
我心生恐惧,身体如悬空一般,险些放弃上山的冲动。但是,见到水母雪兔子的渴望,如此执拗,竟让我鼓足勇气登上山顶,站在了海拔5000多米的云海下。那一刻,天空微明,含着忧愁,青色的世界里,冷气凝成豆大的雪,落在我颤抖的嘴唇上。此外,便是静谧。深深的,无边无际的静谧。
许是我们的执著,让神灵有所眷顾。对面悬崖峭壁之上,一朵娇小的水母雪兔子,正以一片形同屏风的青色石块为避风之所,盛开在刀刃般锋利的流石滩。她的脚下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前方是嵯峨起伏的祁连山主峰,海拔5826米的疏勒南山团结峰。
为了看得更真切一些,儿子搂住我的腰,让我得以探出半个身子,离她近一点,再近一点。远观中,这朵奇谲瑰丽的花,身形妩媚,隽秀飘逸,数朵花序簇拥而就的花苞,端端正正落于菱形叶片裹就的宝座之上,浑身上下白雪似的绒毛精致、文气、干净。
或许,她是传说中得了仙道,经千年万年修炼,藏于砾石,脱了躯壳的精灵;或许,她是亿万年前,海洋退去时,遗留在高原上的海洋生物鱼、贝、海草类的魂魄。投落雪地的影子,文雅又从容。
天阙之上,终于见到这朵只为自己盛开,不为取悦别人的花。我表面平静,内心却激荡着滚滚波澜。又一次觉得,银光熠熠、紫气蒸腾、冰冷寒凉的岗什卡雪峰,是飘溢着薄明、夜与神秘的青色世界。
扑哧哧,一只青色的鸟,贴着云层飞驰而过,消失在云雾里,恍若西王母的青鸟,赤首黑目的女妖、信使,飞进了水晶宫。那是乘八骏之车前来西征的周穆王与虎首豹尾、人面虎齿、美目流盼的西王母情意绵绵、言辞凿凿的相会之地。
山野的慷慨接纳、水母雪兔子的沉静之美,让我的身心,在这一刻浸透了不为欲望束缚的纯净之色。就在这时,一股强烈的气味由远及近。凯章说,这是缺氧多雾的雪山上特有的山岚瘴气,命我们迅速撤退,原路返回。
看来,与这朵野花的缘分仅限于此。作为世俗之人,并不具备飞行的体力和智力,也不可能像青鸟,时时缠绵在它身边。今天,能够以一颗纯净、谦卑之心,欣赏到她尊贵的容颜,已是莫大的幸福。
白雪纷纷扬扬。儿子紧紧拽住我的手下山。一路上,那朵披雪而立,典雅生动、孤寂而天真烂漫的花,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据东方先秦古籍《山海经》、西方普林尼《博物志》记录。动物和植物,或动物和另一动物结合在一起的生命,具有非凡神力。如昆仑山上虎首豹尾结合的西王母;植物与动物相互蜕变的冬虫夏草......
岗什卡雪峰远近闻名。峰峦起伏,冰川耸立,高寒阴冷,气候瞬息万变。虽为流石滩地,草木清浅,甚至没有提供养料的土壤。但,粗粝无光、面目丑陋的流石间、玲珑的雪花里,水母雪兔子在寒夜里、星月下满足的微笑,足以使这座雪域高峰,光彩耀目、饱含温情。地球上,有生命、有爱心的绝不仅仅是人类;有精神、有气象、有理念的也绝不仅仅是人类。动物、植物与人类有许多普遍的东西、共同的特质,都有权力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生命的完美。只是生活环境、个人修养的巨大差异,使我们忘却了生物间的平等与关联。
在我凝神静气,观望它,这朵被山水精华赋予灵性的奇妙花卉时,就像在观望自己,永远观望着自己的自己。在设身处地为挺立在雪山之顶,不为奔命,不为他想,不急不躁,只为遥望的生命着想时,也在为自己微弱的生存着想。
在雪山之顶,考验生命的地方,与这样的一朵野花相遇,是人生中的大事。除尊贵、无暇、清高,她的仙道之力,严酷环境下的从容淡定、款款柔情也给了我无尽思量。
山脚下,清泉迸裂,河水滔滔。摄影师在拍照,我坐在青石上发呆。儿子果果在河床边踱来踱去,为的是选一枚心仪的石子带回家。但儿子未能如愿。
当地藏人心中,水母雪兔子被赋予神的含义,从不忍心把她摘下来据为己有。“梅朵岗拉”,汉意为雪山上的花、雪山上的神,是对这朵野花的尊称。
曼陀罗
曼陀罗花极具鬼魅、含有美意,曾一度享誉全球。
见到她神秘的容颜是初夏的一个傍晚,老家黄南州保安古城新城。
隆务河畔的保安古城是全中国最小的一座古城,也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不仅有着沉甸甸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的土地、河水还养育了我的四位爷爷和一个姑奶奶。他们都长得高大、俊美,特别是三爷爷,英气逼人,浓眉黑眼,气质神态如顿河边勇猛的哥萨克骑手。据说,年轻时的三爷爷颇受当地年轻女人追捧,而他们的才智、聪慧和意志力都是我们做晚辈的所不及的。
保安城自古便是兵家相争之地。两汉时期,先零羌、烧当羌等羌人经略此地。宋代,是角嘶啰的地盘。元时,成为蒙古族统治的地方。与此同时,蒙古人和汉人先后入主热贡,紧接着,游牧于青海湖一代的部分藏族迁居这里……可以想见,每一次的易主,都经历过残烈的血雨腥风。在保安度过童年的玉珠叔叔,二爷爷的二儿子,曾经对我讲述过一些旧日战事,似乎都与这片土地的兴衰有关。但是,在宁静、狭窄,通向我们家老屋的一条石路上,我只看见了笔直的,象征着我们家族荣耀与辉煌的十几株大树和布满累累苔藓的黑石,并无半点战争硝烟的痕迹。
家里的老屋在保安老城,离公路不远。门前留着一棵岁月绵绸的百年榆树,从树的根部分成四叉,又若即若离地缠绕一起,像不愿分离的四个兄弟,同顶着一片蓝天。老屋如今由父亲的叔伯弟弟,二爷爷的三儿子打理,修缮如新,家中有事可在老屋行事举办。我从心里敬重和感激叔叔婶婶为此做出的努力、付出的辛苦。
沿河滩往里走约十几公里可进入保安新城。宣统二年,保安老城过于拥挤,约40户人家迁进新城。新城是三面环山的洼地,气候温暖、水道纵横。莲花山、烧石山、铁石山三座大山似天然屏障,让这个地方成为当年易守难攻的平安之地,最早被人们称为“永安部”。新城建成后,修筑了坚固的城墙,至今留有遗迹,一座保存完好、巍然挺立的城楼。叔叔带着我们攀山,来到城楼下。山上植物稠密,开满了色泽艳丽的野花,金黄色的连翘、雪白的珠芽蓼、粉红相间的圆穗蓼、紫色的露蕊乌头、甘青老鹳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白色的蘑菇相互依偎,使这座古朴的城楼显出几许烂漫几许优雅。
民国9年,不知为何发生暴乱,新城内放哨的人喝醉了酒贪睡,让城外的人轻而易举攻进坚固的城池,烧光了房子,人们只好又挤到老城里。老城住不下,有些人便去吾屯、郭麻日、年都乎、循化等处安生。民国12年,新城的人又陆续回来,重建家园,最多时达到118户。为了使放哨的人不再因疏忽,酿成大祸,连有些人家的庄廓里都修建了烽火台。其中,我父亲的叔伯弟弟家中,便有完整的烽火台,保存至今。
下雨了,青草洁净而富有弹性,淡淡的清香飘过,一朵朵洁白的小花似旋转的小风车,落在湿润的草地上。这是我从未见过的花,花瓣宛如白缎,盘绕在枝头。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曼陀罗,居然生长在老家保安新城内,绿草鲜花覆盖的山坡上,实在令我欢喜。早就听父亲讲过曼陀罗,她高贵的来历,鬼魅的习性,觉得能够在这里见到她无疑是一种缘分。
曼陀罗此乃印度梵语译音,又为满达、曼扎、曼达,喜欢湿润的土壤。保安城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境内,自南向北的隆务河,从恰科日乡夏德日山区海拔4000多米处,流至2000米的三川谷地,是黄河的重要支流。
隆务河为藏语音译,意为金色的谷地,全长144.3公里,流域面积4934平方公里,沿岸山青水秀,地貌不断发生变化,植物种类丰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农牧兼具,且艺人辈出,绘画雕塑之风极盛,使隆务河畔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脱加、尕赛日五个自然村,竟成了人人会画善塑的“藏族画家之乡”,被人们统称为“五屯”。
除了这五个自然村,同仁地区隆务河畔几十个村子的人都有艺人以绘画为生。他们高超的技艺和声望四处传扬,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四川、内蒙古、新疆、云南、北京及印度、不丹、尼泊尔、蒙古、泰国等地。
在热贡艺术的发展中,非遗传人夏吾才让大师是诞生在同仁地区杰出而伟大的热贡艺人。即使走在家乡保安窄小的巷道里,也能从家家户户考究的门庭、门楣之上,感悟到夏吾才让大师生前所主张的集建筑、绘画、雕塑三位一体的设计理念,所提倡的中西艺术合并,蕴藉无限的艺术境界。
除了草本植物曼陀罗花,还有木本曼陀罗。木本曼陀罗与草本曼陀罗同科同属,为灌木或小乔木。与草本的曼陀罗不同,木本曼陀罗花筒较长,能长到20~35厘米,花朵下垂,有芳香果木实质不裂。由于花朵形态优美,状如喇叭,所故又名风茄儿、山茄子、大颠茄、金盘托荔枝、佛花、喇叭花、恶客、醉仙桃。
半日很快过去,山雀在落日中低飞盘旋。余晖中,保安古城异常宁静。红山绿树、青石白花悠然自得。柏香的味道在暖阳中渐渐飘散,不远处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脱加、尕赛日村传出轻轻的海螺声。
没有比这里更寂静,更安宁的地方了。曼陀罗繁复多变的象征意义,如此非凡,如此奇妙,怎不叫人心旌荡漾,如临仙境,沉醉其中。
青藏龙胆
深秋时节,北风呼啸。萧瑟的季节即将来临,大多数野生植物已经完成了使命。环顾四周,禾草随风飘动,褐色的干枝就在身边。结对飞过的鸟儿,遥遥相望,为自己的及时离去兴叹。
就在我准备对自己寻觅野花的过程,做一个类似幼稚而冒险的小小总结时。两朵对于我的存在,对我欢喜野花这件事,无丝毫察觉的青藏龙胆,像曾经热烈,又即将完结的爱情,在秋天的风中,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草甸,相互依偎,静静开放。
天空湛蓝,无一丝云彩,青藏龙胆像两个蓝幽幽的精灵。
有人说过,比哲学深邃的是蓝天的蓝。那么,比蓝天更蓝,更有思辨力的,应该是生命力顽强,为生存条件、为寂寥中的大地不断变化着的野生花卉吧!
秋天的诗总是让人感物伤怀。在我眼里,秋天的青藏龙胆就是一首吟诵秋天的诗,不会因草荒、花衰、叶败显出疲惫之色,失去自己的尊严。
向南迁徙的雁阵飞过,向西越冬的天鹅飞回。
生命轮回,一场大雪就在眼前。
冰霜无孔不入地渗进高原的土地,浸入所有植物。每一种植物都小心翼翼地缩小自己,包裹住自己,期望与严寒抗争。丛生植物柔子草枝条密集,茎节变短,以减少风吹阻力,保持水分温度;莲座状叶子的绿绒蒿、葶苈属、虎耳草属、兔儿草属,用力伸长纤细的匍匐茎,伏于地面保护自己;旱生形态特征的红景天属、增加肉质,以抵抗风寒;弱小的火绒草、水母雪兔子披上了厚而细密的绒毛;藏婆罗花则尽可能扩大花器,用鲜艳的颜色展示自己傲视苍穹的魅力。
还有一些植物,在芳华已逝、彻底枯萎的同时,又升华为一种新的生命形态。虽然看不到,却让我在令人窒息的静谧中,感到了掩埋在地下、藏于层层落叶中,结结实实的种籽发出的铿锵之声。
她们在等待,在等待。度过寒冬腊月,躲过冰雪风暴,再次唤醒生命,释放能量,将森林,森林中的鸟儿,引向新的一年。
有时,人总是在自作多情,以为每一朵花的盛开都与人类有关,实际上这是一种极幼稚的想法。谁能想到,青藏龙胆是龙胆属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能在秋天,甚至冬日枯黄的草丛中临风开放的野花。她朴实淡雅、深邃幽静。她独自开放,浅斟慢酌。她无需哀怜,也无所谓煊赫自卑。在广阔的世界,在离天最近的荒漠高原,她也许微不足道,非常渺小,却如道禅哲学强调万物一齐,诸法平等,不要用知识去剥夺世界的意义,而是将被人的知识剥夺的世界意义还给世界一样,青藏龙胆的真相,是心如自在,是不会因人的存在而存在,不因人的评价而改变的气象。
唐朝诗人王维云:“古人无人径,深山何处钟”“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人已淡去,空花自落,细草芊眠。当人放下自我,在世界的河流中自在回味,你就会在这朵微弱的小花之中,发现一个宇宙,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青海青,黄河长。古老的青藏龙胆在秋季,在冬季,与冰雪作伴,是为了度过漫漫长夜,与早春的鳞叶龙胆相会,完成生命周期的又一次轮回,回到原点,回到生命之本源。